5月27日下午,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、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、著名作家徐可教授回到家乡如皋,为参加第7期“东皋文艺大讲堂”的近50名文学爱好者带来“散文写作的技巧与方法”专题讲座。南通市作家协会主席储成剑、副主席吴信林参加活动。
徐可以深厚的学养指出,散文创作既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,同时也是文学创作的一项高难度动作。他从“取材:从等米下锅到找米下锅”“语言: 语不惊人死不休”“结构:文似看山不喜平”等8个方面,结合丰富的实例,深入浅出地分享了散文创作的独到心得。
在创作取材方面,他特别强调:好的题材是散文成功的基石。有了好的题材就有了产生好散文的基础,有了好的题材散文就成功了一半。创作者要培养发现美的眼睛,既要读万卷书积累学养,也要行万里路丰富阅历。在题材选择上,要注重独特性与思想性的统一,更要懂得取舍的艺术。谈及散文语言,他提出三重境界——首要准确恰当,这是立文之本;继而追求鲜明生动,让文字跃然纸上;最终要达到诗意美感,追求个性化的语言,形成个人风格。他建议写作者多读书,学习语言;多训练,运用语言。
关于散文结构,他认为,文章的结构布局是文章的“骨”,只有“骨架”撑起来了,才能使内容更加丰满,让文章有血有肉。针对散文的真实性,他特别指出:散文真实不是亦步亦趋地描摹生活,而是艺术地表现生活真实,是事实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。散文真实不排斥想象或有限虚构,但拒绝编造。关于散文创作中的真实、人物、思想、叙事、抒情等维度,他都有不少真知灼见。讲座最后,徐可寄语家乡的文学爱好者,如皋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,有着良好的文学创作环境,期待大家深耕本土文化,用生花妙笔讲述动人的如皋故事。
在场的文学爱好者纷纷表示,此次讲座干货满满,受众如沐春风,既提升了理论素养,又获得了实践指导,对今后的创作具有重要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