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< > 县市文讯
“茉莉花开·艺通江海” | 作家马国福走进通师一附开展名家巡讲志愿服务活动
发布者:陈霞 发布时间: 2025-11-10

11月6日下午,由南通市文联主办,崇川区文联、狼山镇街道、通师一附承办的“茉莉花开·艺通江海”——“名家巡讲”志愿服务活动在通师一附举行,市作协副主席、著名作家马国福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写作心得。

640_副本.jpg

马国福,1978年10月生,青海乐都人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鲁迅文学院第33届高研班学员、南通市作协副主席。作品散见于《人民日报》《雨花》《青年作家》《上海文学》《北京文学》等国内外百家报刊,发表作品200多万字。出版散文集《无限乡愁到高原》《听心底花开的声音》《在尘世的烦恼里开怀》等14部,大量文章被全国几十家城市选为中高考阅读理解题。曾获南通市人民政府文学艺术奖、江苏省首届十佳职工文艺明星、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等奖、全国孙犁散文奖。2021年被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授予“马国福文艺家工作室”。

马国福老师从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写作体验,介绍了自己的创作方法。“望”就是要观察生活,做生活的有心人,用心观察,细腻地观察生活中易被忽视的细节,丰富个人经验;“闻”就是要多交流、多倾听,从交谈与倾听中丰富写作的间接性经验,捕捉触动内心的点滴细节,积累写作素材;“问”就是要将素材具体化为问题,多思多问,透过想象看透生活本质,体会事物内在;“切”就是要抓住细节,化抽象为具体,提高文章的结构立意,以细节打动人。

马老师建议学生们对生活保持观察与想象,把眼光放在生活的每个角落,做生活的有心人,有观察的人,一花一草皆文章,事事留心皆学问;抓住交流这个重点,交流是人与人观点的融合,有交流的文章才有温度;要有想象力,要创新,真正做到避俗气、扬新奇。他号召学生要多阅读,阅读如同喝水一般,一日、两日或许看不到成果,但终有一日会汇聚成江河。他还建议学生多做读书笔记,摘抄有共鸣的文字,提高阅读的有效性。每天都复盘一天中令你印象深刻的的人事物,及时记录所思、所想、所见、所闻每天记录观察到的有意思的片段,不断提高写作能力。

马国福老师的讲座,充满了文学的温暖与力量,给学生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学营养,让学生们受益匪浅。

Produced By 中威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