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< > 县市文讯
“茉莉花开·艺通江海” | 崇川区“室村结对”点单服务绽文艺之花
发布者:陈霞 发布时间: 2025-08-01

7月24日,“茉莉花开 艺通江海”文艺直通车开进崇川区学田街道紫荆花社区,一场覆盖全年龄段的文化盛宴精彩上演。本次活动以“书画雅集+非遗工坊”双轨模式,邀请市文艺家邵连工作室、吴元新工作室下沉社区,让文化惠民“全天在线”。

翰墨飘香润桑榆,银龄挥毫绘丹青。20余位老年书画爱好者齐聚“馨颐家”社区养老服务社,共赴书画交流之约。现场互动热烈,既显基层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忱,更见文化传承的鲜活生命力。

这支由蒋云龙悉心培育的书画团队,自2016年成立以来屡获全国及省市表彰,早已成为基层文化沃土上的“常青树”。活动中,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原院长邵连对书画团队创作的近20幅书画做出点评。这场交流,正是“文艺直通车”既送文化下乡、更将文化种进心田的生动注脚,让传统文化在基层生根发芽。

当天下午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,蓝印花布非遗传承活动接力登场。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手持百年老版,向崇德爱心托管班的孩子们揭秘“灰缬”技艺,“几何纹样里藏着‘天人合一’的古老智慧。”随着靛蓝染液在棉布上晕染开灵动纹路,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。在吴元新的指导下,孩子们亲手体验蓝印花布制作,触摸非遗温度。

现场,南通大学化工学院志愿者设计的“非遗+科学”跨界体验更是令人耳目一新,孩子们将传统纹样拓印在特制肥皂上,在了解氢键原理的同时完成文化传承。非遗从博物馆的玻璃柜走进生活日常,成为“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带得走”的文化记忆。

室村结对有温度,文化惠民见真章。此次活动通过“需求清单+资源清单”精准匹配,构建起文化惠民新范式。这种“专业院所+社区平台”的结对模式,有效打通了优质文化资源下沉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下一步,崇川区将依托“茉莉花开 艺通江海”,邀请文艺骨干等力量持续下沉,同时发挥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劳动模范等群体文艺特长,持续开展“非遗进社区”“银龄艺术导师团”等系列活动,让“文艺直通车”真正成为流动的“文化加油站”。

Produced By 中威科技 & ww < 6 ) colorhead=" "; if ( ww==6 ) colorhead=""; if (ww==0) ww="星期日"; if (ww==1) ww="星期一"; if (ww==2) ww="星期二"; if (ww==3) ww="星期三"; if (ww==4) ww="星期四"; if (ww==5) ww="星期五"; if (ww==6) ww="星期六"; colorfoot="" str = colorhead + "当前时间:" + yy + "年" + MM + "月" + dd + "日" + " " + ww + colorfoot; return(str); } function tick() { var today; today = new Date();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localtime").innerHTML = showLocale(today); window.setTimeout("tick()", 1000); } tick();